巍巍昆侖,見證滄桑巨變;天山南北,涌動春潮滾滾。令人心馳神往的美麗新疆,古絲綢之路沿雄姿巍峨的天山腳下而過,仿佛在述說著昔日駝鈴聲聲的歷史滄桑,詠頌今朝新疆的繁華盛景……
新疆和平解放的7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書寫了壯麗詩篇。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疆發展運籌帷幄,親切關懷,對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努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疆”做出重要指示。
作為共和國“頂梁柱”,中央企業是新疆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央企始終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傾情援助,無私支援,為富民興疆貢獻了央企力量。9月8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冶集團董事長國文清赴中冶集團新疆分公司(由中國二冶代管)調研指導工作,對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企業使命,堅持把維護穩定作為壓倒一切的硬任務,履行好央企政治責任,完成好重點建設項目,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做出應有貢獻提出要求。
在新疆這片充滿神秘色彩的熱土上,中國二冶以責任和擔當,用智慧和汗水書寫著一首首波瀾壯闊的建設史詩。特別是中冶集團新疆分公司成立(由中國二冶代管)以來,中國二冶借助中冶集團強勁的發展優勢,致力于“做冶金建設國家隊、基本建設主力軍、新興產業領跑者,長期堅持走高技術高質量發展之路”,聚焦傳統冶金項目,向市政基礎設施及路橋、中高端房建等領域進軍,把堅實的足跡鐫刻在了大美新疆。
讓我們穿越時空隧道,深情回眸那些火熱的建設歷程……
八鋼工程建設見證冶金建設國家隊實力。千里赴征程,只為踐行熱血擔當。 在新疆八鋼工程建設中,中國二冶主要承擔了2500立方米新1號高爐主體項目及外網安裝,2號、3號高爐除主控樓土建、礦槽系統以外的所有建設任務,其工程浩大,實物量大、單體設備重、設備安裝復雜,焊接工作量大,工程配合復雜,施工組織協調難。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施工建設中,高度為102米的(2500立方米)新1號高爐工程堪稱最為艱苦和艱難。在歷時11個月的建設歲月里,近千名中國二冶參戰將士爬冰臥雪,戰嚴寒、斗酷暑,在冶金建設史上書寫了高爐建設速度里程碑紀錄。
許多人都向往大美新疆,這里的冬天卻讓人寒冷難耐。為了八鋼工程的高效履約,2008年春節,參建人員堅守在崗位上,在除夕上午,仍然趟著大雪奔忙在出鐵場除塵管道施工中。在30多米高的出鐵場屋面施工中,連續降雪,施工作業區是一層冰上面覆蓋著一層雪,電焊工們頭戴安全帽,戴上安全帶,身上除了背著焊帽、焊把外,腰上還要別上一把笤帚,并帶上泡沫墊爬到30多米的高處作業。就這樣,在風雪交加的惡劣環境里,艱難地完成了一項項焊接任務。2008年2月28日投產,新1號高爐在人們的熱切期盼中正式投產了。由于在1號高爐工程中重合同守信譽,業主不但將新2號高爐、3號高爐交與二冶施工,還擴充了新2號高爐的大部分土建工程。新2號高爐于2009年2月28日竣工投產;新3號高爐于2011年7月31日實現投產。八鋼工程的建設,彰顯了中國二冶冶金國家隊的實力擔當。
讓我們重溫建設過程的厚重,讓歷史瞬間成為永恒的記憶……
兵團十二師頭屯河保障性住房項目二冶集團在新疆烏魯木齊承擔的第一個保障性住房項目,中國二冶承擔了43萬平共55棟住宅樓及其配套設施的64個單位工程的建設任務,其中有31棟住宅樓要求在當年10月底完工。經過歷時79天的施工,兵團十二師頭屯河農場保障性住房工程勝利封頂,保證了大部分居民于當年入住新居。隨后,業主又將十二師保障性住房的的二期工程27棟住宅樓34個單位工程交付二冶施工。如今,一座座品質工程巍然屹立,如同精雕細琢的道道風景線,彰顯中國二冶基本建設主力軍的實力擔當。
大道貫通,高架騰飛。烏魯木齊市克依路-南湖路高架道路高架橋魏然屹立于天山腳下,它彰顯了二冶建設者無尚的榮耀。這項工程施工異常艱難,特別是在灌注樁施工中,施工區域2米以下即是巖石層,異常堅硬,機械設備無法進行挖掘,只能采用人工去一點一點地往下鑿,90個灌注樁,其中有一個灌注樁開挖就用了20天。該工程包括36根吊骨架施工,每個吊骨架需要綁扎鋼筋100多噸,為加快工期,采取地面綁扎,然后再安裝的方法。在200多個日日夜夜的建設日子里,全長為789.5米的高架橋如期建成。
讓我們交流交融,匯聚建設大美新疆磅礴力量……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新疆喀什塔什天然礦業選礦廠粗碎廠房及粗碎干選廠房工程建在4600米高海拔之上。這里一年四季不間斷地下雪,氣候寒冷,道路濕滑。參戰人員克服了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等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無電無水,施工條件不具備,從海拔4200米到4600米的路段都是盤山路,運輸成為難題,施工所需的全部材料及機械設備都必須必須使用小型翻斗車一次次地倒運上去。艱難困苦嚇不倒無畏的建設者,沒有條件,他們自己去創造,沒有電,自己購置發電機;沒有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組織人員去自己拉運,出色地完成了建設任務。
利劍高原展風采。近年來,中國二冶在新疆地區的市場版圖不斷拓展,又相繼承攬了新疆喀什大學校、墨玉縣扶貧產業園及基礎設施配套(二期)建設項目、沙雅縣舊城區改造建設工程、新疆準東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園林及配套設施項目、博樂市城市提升改造項目、石河子市市政基礎設施總承包項目、武警部隊“十三五”軍事設施建設軍隊代建項目、博樂市城鄉供水建設項目等多項重點工程建設,續寫建設美麗新疆的動人故事。
視他鄉為故鄉,把駐地當家園。征戰的建設者或許對新疆這個第二故鄉有著更為深刻的感情,因為從新疆八鋼工程建設開始就戰斗在這里的將士們,不僅見證了大美新疆各民族團結不斷走向繁榮富足,也見證了中國二冶市場領域的不斷擴大。
大美新疆錦繡畫卷正華麗打開。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中國二冶將繼續傾情肩負項目建設責任,為美麗新疆的大發展提供堅實支撐,為助力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貢獻央企力量!